关键词:网印油墨/油墨性能/墨层厚度 孔版印刷与凸版印刷、凹版印刷、平版印刷并称为四大印刷术, 丝网印刷是孔版印刷术中的一种主要印刷方法。与 丝网印刷同属孔版印刷术的印刷方法还有誊写版印刷、打字蜡版印刷、镂空版印刷和喷花印刷。丝网印刷是一种古老的印刷方法,也称丝漆印刷、丝漏印刷、贴纱印刷。平、凸、凹三种印刷方法都是将油墨转移到承印物的表面,实现图文的复制;而丝网印刷则是将油墨通过印版图文的网孔,使油墨漏印到承印物表面上的印刷方式。所以丝网印刷可用的油墨种类越来越多,承印物也不局限于纸类,金属、塑料、木材等都可进行丝网印刷。随着网印油墨及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研究网印油墨的性能就显得颇为重要。本文是通过采用网印油墨与其他油墨进行印刷实验并对油墨性能进行比较的方法,具体分析了网印油墨的特点。
理论分析
根据牛顿黏性定律,可知式①τ=ηD
①其中:τ——施加给油墨的切应力;
η——不依赖于切变速度的常数,称为黏度系数;
D——流变速率梯度,D=dv/dr。
当流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并不立即开始流动,一定要在所加外力达到某一程度后才开始流动。这样的流体定义为塑性流体,其数学表达式为公式②:τ=τ0+ηD
②τ0是外力必须克服流体内部分子结构所需的,使流体流动的最小剪切应力数值。
网印油墨的转移过程是在外力作用下通过网孔到达承印物表面,油墨(流体)通过网孔需满足公式③。Q=πr4Δp/8ηl
③其中:Q——油墨转移量;
Δp——丝网两面的压力差,实为刮印压力;
r——丝网孔径;
l——网版厚度;
η——丝网油墨黏度。
由式③可以看出,网版转移(漏印)油墨量与油墨的黏度成反比,与丝网的厚度成反比。而丝网的厚度在制版之后一般没有大的变化,本文取其为常值。所以影响油墨转移量的关键因素就是油墨的黏度。
由于不同颜色的网印油墨,色料与连结料的比例不尽相同,所以黏度自然有差异;而过墨量与压力成正比,所以黏度大时压力也要相应的大;而压力的大小与刮刀和网版之间的角度有直接关系。
实验用网版采用日本产350目尼龙和不锈钢丝网。
网印油墨使用了深日油墨有限公司生产的45黄、14品红、58青和85黑墨、日本 东洋油墨制造株式会社生产的SS1-000系列黄、品红、青、黑墨和BASF生产的SS8000系列网印油墨。其他 印刷油墨均为国产油墨。
测量仪器分别为Macbeth TR524反射密度仪,NXS-11型旋转式黏度仪,SPM100型分光光度计。
实验承印材料主要有新闻纸、凸版纸、胶版纸和铜版纸。
丝网印刷的最大特点是印刷墨层厚,油墨转移率高。而且其黏度范围较广,可以根据承印材料来决定油墨的黏度,实现较高的油墨转移率,获得足够的墨层厚度。通过控制油墨的转移量,可提高颜色的浓度范围,复制出富有质感的印刷品。丝网印刷油墨具有良好的干燥适应性,所以丝网印刷可适用于各种不同质地材料的承印物,可表现一定的立体感,使画面质量明显提高。但是由于丝网印刷油墨的丝头较短和丝网本身的限制,丝网印刷不能印制很精细的印刷产品。
结论
丝网印刷与其他印刷方法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丝网印刷油墨的黏度范围较大,可根据印刷承印材料来决定油墨的黏度、实现较高的油墨转移率、获得足够的墨层厚度。油墨转移量大,遮盖力强,印刷物色彩鲜艳,富有质感。
与其他印刷方法相比,丝网印刷具有制版、印刷简单的特点,且所需的设备和经营费用较少;版面具有弹性,对承印材料表面要求较低,而且几乎所有的表面都可采用丝网印刷,获得精美印刷效果。因此,其他印刷法(凸版、凹版、平版)难于印刷的承印材料以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可通过丝网印刷实现表面印刷。
免责声明:
昆明广告公司资讯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70074417@qq.com。